遙距營商計劃 D-Biz 三十萬元政府資助

「遙距營商計劃」(D-Biz)
香港特區政府在第二輪「防疫抗疫基金」下推出「遙距營商計劃 D-Biz」(Distance Business Programme),推出為期六個月、為數十五億元的「遙距營商計劃」(D-Biz),透過特快批核,資助企業利用創新與科技,在疫情期間開拓遙距業務,創造新的機遇,轉危為機。
每個方案連同培訓開支的資助最多10萬元,而每間公司(上市公司、法定機構和接受公帑資助的非政府機構除外)可獲最多30萬元總額資助,進行為期最長六個月的資助項目。
網上申請時段:2020年5月18日上午9時起 至10月31日下午6時
資助金額
每個資訊科技方案連同僱員的培訓開支的資助額最高為10萬港元(相關培訓開支的資助上限為資訊科技方案開支的10%),而每間企業可獲最高30萬港元總額資助,進行為期最長六個月的資助項目。
申請獲批後,企業可獲發放30%的資助金額。當項目完成及證明文件獲接納後,企業可獲發放餘下資助金額。
申請項目必須於資助申請獲批後方可開展。
計劃將提供「資訊科技服務供應商參考名單」,為企業提供相關的市場資訊作參考之用。名單會不時更新,請到官方網站查閱。
申請資格
申請計劃資助的企業,必須為根據《商業登記條例》在香港登記的非上市公司、法定機構或接受公帑資助的非政府機構,並於2020年1月1日前已營運。在提交申請時,申請企業必須在本港有實質業務運作,而該業務須與申請項目相關。請注意:「空殼公司」不會被視為在香港有實質業務運作。
每個企業只能提交一份申請,相關企業*會被視為同一企業。申請者提交申請時,須在申請書表明是否有任何相關機構曾申請或曾獲計劃資助。
*即為不同法人,但由相同人士分別持有30%或以上擁有權的企業(如有關企業由持股公司持有,則追溯最終至屬自然人身分的股東)。
資助範圍
只要是有助於遙距營商的科技應用,不論是設置網店(online stores)、進行網上營銷(e-marketing)、強化網絡安全(cybersecurity)、或是方便在家工作的遙距文件管理系統(remote document management)、遙距團隊管理(remote team management)、網上會議(virtual meeting)等,購買和採用科技方案及相關培訓的開支,都適用於資助範圍。
方案涵蓋12類有助遙距營商的資訊科技:
1. | 網上營商
|
2. | 網上接單和送遞、智能自助服務系統
|
3. | 網上客戶服務和推廣
|
4. | 客戶數碼體驗升級 為企業透過科技改善客戶服務經驗及體驗,包括但不限於:
|
5. | 數碼支付 / 流動裝置零售管理系統
|
6. | 線上 / 雲端財務管理系統 採用電腦系統來管理公司與財務相關的流程,適用但不限於:
|
7. | 線上 / 雲端人力資源管理系統 採用電腦系統來管理公司與人力資源相關的流程,適用但不限於:
|
8. | 遙距文件管理、雲端儲存及遠端存取服務
|
9. | 網上會議工具 運用工具以允許群組成員透過以下功能,利用互聯網進行虛擬協作或會面,適用但不限於:
|
10. | 虛擬團隊管理和溝通 運用工具以允許群組成員透過以下功能,利用互聯網進行虛擬協作或溝通,適用但不限於:
|
11. | 網絡安全方案
|
12. | 其他線上/度身訂造/ 雲端業務支援系統
|
科技券計劃 | 創新及科技基金
政府於2016年11月以先導形式推出「科技券先導計劃」,資助本港中小企採用科技服務及方案以提升生產力,升級轉型。企業可利用科技券建構系統來優化營運和管理、製作手機APP作市場推廣等等。而該計劃自2019年2月28日起,已被納入為創新及科技基金下一個恆常的資助計劃,並放寛至所有規模的企業(上市企業除外)申請。每間合資格企業最多可獲40萬港元資助。
(1) 在香港登記並有實質業務運作最少一年;及
(2) 僱用少於100人的製造業企業,或少於50人的非製造業企業
科技券知多啲
科技券計劃由2020年4月起加碼,資助額上限由40萬提升至60萬,資助比例由2比1升至3比1 (即政府資助項目費用75%),申請資數上限由4次提升至6次。
科技券申請所需文件
-
科技券申請所需文件
-
商業登記
-
申請企業的公司註冊處周年申報表(表格NAR1)的核證副本
-
實質業務運作的證明文件副本
-
報價單的核證副本
-
簽署申請表格人士的有效身份證副本
-
報價邀請書/招標邀請書內的誠信條款和不合謀條款
-
已填妥的科技券申請表格
科技券適用的科技系統
-
電子商務系統
電子商務系統包括網店內容管理系統 (CMS)、客戶及管理Apps、網上支付、網絡營銷系統、存貨管理和自動數據收集系統,方便客戶消費及提高客戶忠誠度。
-
銷售點管理系統 POS
處理各式各樣的店鋪銷售情況,包括跨店管理、會員消費記錄及管理、線上線下連結(O2O)以及其他零售業務需要,提高營運效率。
-
客戶關係管理方案 CRM
客戶關係管理方案 (Customer Relation Management, CRM) 令公司集中處理所有客戶的詳細資料,了解現有及潛在客戶的需要,並為市場推廣提供數據以作分析,增加銷售。
-
電子預約系統
無論場地管理、器材租賃、商務中心、診所等等,預約系統都可一站式協助用戶妥善安排,並提供報表以作分析,提升整體營運。
-
大數據及雲端分析方案
將傳統系統放上諸如Amazon Web Services (AWS)等的雲端系統,有助IT系統的整體可持續發展性,減輕成本及風險,並進行實時的大數據收集及分析。
-
資訊分享平台
透過資訊分享平台,客戶及使用者能進行資訊交換,減低資訊及溝通成本,促進交易及成交量。

科技券懶人包!3招教你輕鬆申請!
科技券早於2016年11月推出,旨在資助本地中小企業使用科技服務。計劃推出兩年多,有客戶反映申請過程繁複,亦有人話申請比想像中簡單,一個月內就能取得資金!其實只要文件交齊一般3個月內就能獲批,快則一個月。今日推出懶人包,教大家輕鬆申請科技券!
首先總結一下申請的重點。企業在提交申請時在本港有實質業務運作,最多獲批三個項目,合共獲發最多40萬, 2:1 的配對方式,企業要負擔不少於總成本三分之一。資助可用於科技顧問服務,購置設備、軟件及科技服務方案。簡單來說, 申請科技券分為3個步驟,
A索取報價
B遞交申請表及所需資料
C科技券委員會審批
如何成功獲批?下面總結一些重點供大家參考!
文件要齊!BACK & FORTH 最花時間!
政府會針對每份申請進行內部會議,而這些會議次數並不頻繁,如果出現文件不齊、資料錯漏等情況,創科局不會第一時間通知,企業要等到申請被拒後才能補交文件,但等待政府回覆又需要時間,如此企業與政府一來一回極度消耗時間。所以,各位一定要準備好所有資料先好遞交申請!
創科局近期改善審核流程,加快了審批時間,早前承諾了將會放寬科技券申請限制,現時一般兩三個月便獲批。需提交的文件,包括商業登記署表格、業務運作證明文件、報價單等,詳情可點擊此處。
科技券原則:價低者得
政府採購過程之中的採用價低者得原則,價錢最低者容易中標,建議各位申請時亦優先選擇最低價錢的供應商。否則,要向政府解釋原因,要清楚說明你心儀的供應商,服務與其他有何不同,以及對你的業務有什麼重要幫助,理據必須充份和合理,政府才會採納。但如此一來,申請時間會延長,因為政府可能要花額外時間審視你的請求,或者優先處理其他的申請。
最難是獲得報價
為避免出現圍標情況,政府要求申請者向供應商索取報價,而且必須「貨比三家」。
簡單來說,總值低於5萬港元,申請企業須取得至少兩間供應商的書面報價;總值超過5萬港元但30萬以下,申請企業須取得三間供應商書面報價;超過30萬的更加要找到最少五間供應商的書面報價。
在此申請者會遇到兩大難題,首先是如何獲得足夠數量的報價? 既然申請的是有關科技的資金,有些技術在香港實在非常少有,如醫療的手術機械,供應商幾隻手指已經數完。有些技術甚至只有一家供應商,如八達通。遇上這情況並非不能申請,但必須要清楚說明不能提供足夠報價單的原因。同樣地,申請時間有機會延長。
如果是一些比較普及的科技,如紡織機器,零售、CRM系統等等技術,亦不要以為能夠輕鬆獲得報價。在邀請報價時,要確保簽署「誠信條款」及「反圍標條款」,當服務供應商意識到你是科技券申請者時,容易聯想到自己可能是「陪跑」,根本不會獲得生意,便不願意提供報價。
解決方法就唯有靠大家多花心機和誠意。有其他供應商和我們分享,客戶聯絡他們時從頭到尾都只想要一份報價,對demo、會議毫不關心,亦不願意多花時間,目的如此明顯當然不樂意提供報價。
提交申請後,將由科技券委員會審批,合資格的申請者將交予創新科技署審批撥款。服務供應者有否不良紀錄亦是審批主要因素,建議小心選擇供應商及申請的人士,以及查看一下紀綠和背景資料。獲批資金後,要注意所有開支、支票,付款人都必須與申請企業企業的名稱相同,所有帳目會由註冊獨立審計師進行審計,即是俗稱的AUDIT,付款必須好好保存。申請科技券不難,如果沒有踩中以上問題,便能夠輕鬆獲得資助。踩中,亦無妨,只要清楚解釋理由一般亦能四、五個月內獲批。
SEO 優化網站管理
Google Search Console(前身是Google Webmaster Tool, GWT 網站管理工具)是用來監測你的網站在Google搜尋引擎中表現結果的工具,它可以告訴你,在近期的90天內,你的網站內容點擊次數、曝光次數、點閱率最高的是哪些網頁,人們使用哪些關鍵字找到你,以及你的網站排名在Google的搜尋結果是第幾名。

使用Google Search Console的目的如下:
- 確保Google可以了解你的網站內容,以及它如何讀取你的網站內容
- SEO成效分析,優化搜尋排名
- 監控和處理錯誤的網頁以及垃圾訊息,維持你的網站有良好的內容表現
- 哪些網站連結到你的網站
- 你的網站在移動裝置上的表現
而當你將你的網站綁定Google Console之後,你將可以看到以下的資訊:
資料剖析
在「資訊主頁」的部分,可以看到你的網站目前在Google搜尋結果中的表現,簡單來說,這有點像是DashBoard,告訴你整個概略情況,第一個檢索錯誤對應到左邊側欄的檢索中的分析資料,搜尋分析則是在搜尋流量下的內容。
1.搜尋流量
搜尋分析是在搜尋流量中最重要的部分,透過這個報表,你可以自行選擇想要分析網頁的主要內容。包括「點擊次數」、「曝光次數」、「點閱率」、「排名」,這4個只有在Google Search Console才能看到的內容。此外,還可以根據網頁、國家/地區、使用裝置、日期做查找的另一個維度。
你可以了解,使用者都透過哪些字詞搜尋,而進入到你的網站。曝光次數代表使用者在搜尋相關字詞時,看到你的網站的次數;而點擊次數則代表使用者在搜尋時,看到你網站的內容點擊的次數,點閱率則是以點擊次數除已曝光次數所獲得的結果。
比方說如果在1000次曝光下,有5個使用者點進去你的網站,點閱率就是5÷ 1000 × 100% = 0.5%。
舉例以下面這張圖來說,你可以看到TransBiz的網站使用者透過哪些關鍵字(amazon 台灣、亞馬遜 台灣、seo、跨境電商、amazon台灣)來到我們的網站。
看到排名第二的「亞馬遜 台灣」,在這個圖表後方,其數值代表的意義是:在近28天內 [最多只可以看到90天內的搜尋結果],當使用者搜尋「亞馬遜 台灣」的時候,TransBiz的網站在使用者面前出現的次數(曝光次數)達8,870次,而看到它出現在搜尋結果中,又點進去網站的累積人次(點擊次數)有2,206次,而點閱率則是以點擊次數除以曝光次數乘以百分比計算之(點閱率:2206÷ 8870× 100% = 24.87%)。
若輸入的關鍵字是熱門的關鍵字,通常在搜尋結果的第一個跟第二個會是廣告欄位。接著才是Google演算法的自然搜尋流量排名。透過無痕視窗的搜尋結果,你可以看到上面這張圖,TransBiz的網站在「亞馬遜 台灣」是排名第3個。
而若將搜尋條件更改為「網頁」,你則可以看到你的網站有哪些網頁特別受歡迎。一樣可以看到點擊次數、曝光次數、點閱率和排名。
當你知道大部分的使用者到你的網站來獲取哪些資訊的時候,你就可以將其放進未來的規劃裡,讓網站提供使用者想要的東西。而透過「排名」,你也可以知道網站中的哪些內容有努力的空間可以排到Google搜尋結果頁面的第一頁或是第二頁,優化整個網站的內容,是非常實用的功能。
2. Google 索引
接著來看到Google索引的部分。這部分顯示Google機器人抓取你的網站多少的資料,遭封鎖的資源有幾個,以及你的網站異動情形(移除的網址)。
主要是檢查網站的安全性問題,是否有惡意的連結需刪除,或是網站上的異動Google是否有察覺。
3. 檢索
檢索則是更進一步地去看你的網站伺服器、網址是否正確,以及在桌機、智慧型手機的表現情形。
如果有錯誤的,可以進行勾選修復。
4. 檢索統計資料
檢索下的「檢索統計資料」,則是告訴你Google機器人在你的網站上的活躍程度。包括機器人每天檢索你的網站之網頁數目、他花多少下載你的網站內容以及下載網頁所需要的時間。基本上你沒辦法控制這個數值,但你可以從圖表的高低峰看出Google是否有準確抓到你網站變動的地方。
比方說,當你的網站內容有大幅異動的時候,Google在每日檢索的網頁數目和下載的千位元組數可能會變高,這是很正常的。但如果在你的網站下載網頁的時間變長了,你則需要想想,可能是什麼原因讓Google下載網頁所需的時間變多,因為這可能涉及到你的網站速度變慢。
你可以進入到「Google模擬器」,直接看到Google什麼時候完成了重新檢索你的網站,你也可以直接輸入有更新內容,但Google尚未讀取的網址要求Google擷取你的更新內容。
Google Search Console的有效期限是90天,優化網站是一個持續不間斷的過程,如果你有認真更新,最好是能夠每個禮拜看一下網站的表現,或是至少一個月應該要看一次,才不枉Google免費提供給你那麼多的資源,讓你的網站能見度能夠更高,並且提升網站的搜尋引擎排名。